院系导航
工商管理专业
一、专业概述
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懂管理、会沟通的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的人才,是公认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成长的摇篮。
(一)发展历程
工商管理专业隶属于(学科代码120201K)工商管理类。我校自1999年成立以来,一直设有本专业,现已发展成为我校特色专业之一。近三年,工商管理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规模基本维持在180人左右。目前,学院正积极筹划把该专业打造成省级一流专业,并计划设立专业硕士点。
(二)师资队伍
该专业的师资队伍由来自高校、知名企业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专兼职教师组成,现有专任教师17人,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6人。该专业教师应用型能力强,其中12人具有行业技术资格,双师型占比达70%。此外,本专业的外聘教师团队由10名稳定的企业高管和高级技术人员组成。
二、培养目标
该专业推崇产学研融合,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。学生通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的学习,将形成具有国际视野、本土情怀、创新意识、团队精神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,能够在企事业单位、行政管理机构从事经济管理相关工作,具备较强的团队管理、商务沟通、人力资源管理、营销管理和实际业务操作等能力。
三、优势与特色
工商管理专业以管理实践教学为主线,在传授充足的专业理论常识的基础上,非常注重专业思维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。设立“专业实践——综合实践(学科竞赛)——拓展实践”模式的教学体系,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,培养学生的常识综合运用能力,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工作胜任力。
目前,该专业和12家本土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,通过创新创业班的学习模式进一步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,并依托产业学院(如公牛学院)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。
该专业先后与美国拿撒勒学院、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、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、韩国大佛大学、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、台湾铭传大学等10余所海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学生通过留学生交换、嵌入式工程项目、硕士研究生项目等形式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。
四、人才培养成果
(一)就业
近三年,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率都在98%以上,就业单位的行业多集中在各大商业银行、电子信息服务、通讯业、物流业、咨询服务行业等领域。
(二)升学
我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升入国内大学包括南开大学、宁波大学、浙江工商大学、浙江工业大学、浙江师范大学等,海外大学包括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、英国温切斯特大学、台湾铭传大学、台湾朝阳科技大学、台湾云林科技大学、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等。近三年,本专业先后有十余名学生到境外优质的高校进行交换学习,并攻读硕士研究生。
(三)技能认证
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报考的技能类认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(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)、劳动关系协调员(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)等。近三年,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报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次性通过率在30%左右。适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考证项目如下表:
工商管理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证项目汇总表
专业技能考证项目 | 颁证单位 |
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|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|
劳动关系协调员 |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|
教师资格 | 教育部 |
社会工编辑职业资格 | 民政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|
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|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|
统计专业技术资格 | 国家统计局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|
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| 银保监会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中国银行业协会 |
证券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 | 证监会 |
(四)创业
我校工商管理专业每年都不乏自主创业的应届毕业生,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就成立了自己的企业。近三年,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率维持在5%左右,目前孵化成年营业额百万以上的学生创业团队有5支。
(五)优秀校友
董云岳,工商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,现任宁波精益飞达轴业有限企业董事长,宁波市政协委员、奉化岳林商会副会长、奉化市留学生创业联谊会副会长、奉化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。
陈贤斌,工商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,现任宁波熙合打印机耗材有限企业总经理,宁波人力资源协会秘书,2006年获浙江省发明创新奖。
徐金斌,工商管理专业首届毕业生,天使投资人,投资杭州星探学问传媒有限企业和杭州互抢科技有限企业,从事综艺节目制作及互联网社交产品的开发和运营工作。
季勇强,2007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,现任alibaba集团风险管理事业群资深经理。
徐 毅,2007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,2018年创办宁波趣行智能科技有限企业,并任CEO,现为宁波市政协委员,民盟宁波市委会委员,宁波市青联委员,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导师,宁波市互联网发展联合会副会长。
孔文超,2009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,现任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企业电商发展运营总监。
刘明秋,2015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,现为南开大学行政管理博士研究生。
毛文浩,2016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,现为浙江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博士研究生。
(六)学生在校期间的重大成果
通过不断努力,近三年,本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竞赛成绩斐然。获得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、银奖各1项;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二等奖1项;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(省赛)一等奖3项,二等奖、三等奖各2项;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1项;浙江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、铜奖各1项;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胜奖2项;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常识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等。
五、主干课程
管理学原理、经济学原理、会计学原理、统计学原理、经济管理法规、企业战略管理与实务、企业治理、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学、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等。
六、就业方向
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,毕业后可在工商、外贸、电商、金融、保险、证券、旅游、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事业行政管理、人力资源招聘、员工培训与开发、企业薪酬绩效管理、营销管理、电子商务管理、客户资源管理、营销策划和咨询等工作。
七、教学环境
(一)实训中心
为提升专业技能的针对性和实践性,学院在校内设有1000平方的商科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,在实战场景中培养学生在企业设立、生产管理、物流规划、资源争夺、市场开拓、风险控制、成本管理、人才激励等方面实际操作的能力,并更加有效地传授相关管理常识、技能和策略思维。
(二)实践基地
工商管理专业与校外企业开展紧密合作,共建5家企业实习基地和1家创业实践基地,每年组织10余家单位进行创业与实习的校园内部招聘。通过实践,学生学会了如何把管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。同时,许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创业实践基地开展自主创业。企业实习和创业实践训练提升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,实现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。
(三)专业实验室
工商管理专业在原有的实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,正新建功能更加完善且符合目前市场应用需求的工商管理实验室。实验室将配有十余款教学App,学生可在实验教学中模拟真实的管理决策场景,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目前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发展的需要。App包括pathyon、spss、创业之星、人才测评系统、工作分析系统、人力资源管理对抗平台和商业综合实训等。